题目

)绿矾(FeSO4•7H2O)、硫酸铵以相等物质的量混合可制得摩尔盐晶体,反应原理为: (NH4)2SO4+FeSO4+6H2O═(NH4)2SO4•FeSO4•6H2O↓.其流程可表示为如图1: (1)洗涤中Na2CO3的主要作用是   (2)结晶过程中需要加热蒸发溶剂,加热到  (填字母)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 A.沸腾  B.液体表面出现晶膜 C.析出少量晶体  D.快蒸干,还有少量液体 (3)过滤是用如图2装置进行,这种过滤跟普通过滤相比,过滤速度较快的原因是  (4)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①  ②  . 答案:【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制取摩尔盐晶体流程为:先利用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除去铁表面的油污,然后加稀硫酸溶解,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加入硫酸铵发生(NH4)2 SO4+FeSO4+6H2O=(NH4)2SO4•FeSO4•6H2O↓,结晶过滤,摩尔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用酒精洗涤摩尔盐,得到摩尔盐晶体. (1)Na2CO3溶液中CO32﹣水解使Na2CO3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利用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除去铁表面的油污; (2)当有晶膜出现时,则停止加热,防止摩尔盐失水; (3)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减压的操作优点是:可加快过滤速度,并能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4)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摩尔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解答】解:制取摩尔盐晶体流程为:先利用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除去铁表面的油污,然后加稀硫酸溶解,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加入硫酸铵发生(NH4)2 SO4+FeSO4+6H2O=(NH4)2SO4•FeSO4•6H2O↓,结晶过滤,摩尔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用酒精洗涤摩尔盐,得到摩尔盐晶体. (1)Na2CO3溶液中CO32﹣水解CO32﹣+H2O⇌HCO3﹣+OH﹣,使Na2CO3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易于洗去,步骤1中加入10%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故答案为:利用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除去铁表面的油污; (2)浓缩结晶摩尔盐时要用小火加热,加热浓缩初期可轻微搅拌,但注意观察晶膜,若有晶膜出现,则停止加热,防止摩尔盐失水;更不能蒸发至干,蒸干时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会被带入晶体中,晶体可能会受热分解或被氧化, 故答案为:B; (3)减压过滤,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用减小压力的方法加快过滤的速率,并能得到较干燥的沉淀,所以过滤速度较快的原因是:(该装置)减小了锥形瓶内的压强, 故答案为:(该装置)减小了锥形瓶内的压强; (4)摩尔盐易溶于水,不能用蒸馏水洗涤,但摩尔盐属于无机物难溶于有机物,可用乙醇进行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液体杂质, 故答案为:减少晶体溶解损失;容易干燥. 【点评】本题以莫尔盐的制备为载体,考查盐类水解、物质分离提纯等有关实验操作以及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