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3分) 材料二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2分)他的观点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地位有什么变化?(2分)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6分) 材料四 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2005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图1和图2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 (4)请结合材料对图1、图2所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4分)
答案:答: (1)面对乱世,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3分) (2)观点:不能以孔子的观点作为评论是非的标准。(否认儒家经典是万世至论)(2分)儒家正统思想在明清受到了批判和挑战。(2分) (3)观点: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2分) 史实:董仲舒的新儒学认为“君权神授”,主张大一统,为封建专制服务;(2分)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2分) (4)答:图1《孔子论为人》一书的出版有利于挖掘孔子思想的文化内涵,(1分)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1分) 图2反映的现象违背了“祭孔”活动的宗旨,(1分)是对文化遗产的践踏与破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