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生物
题目
某人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做尿液检查时,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①取稀释尿液2 mL; ②加0.1 g/mL NaOH溶液2 mL摇匀;③加0.01 g/mL CuSO4溶液3~4滴,摇匀;④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该人可能患有( ) A.糖尿病 B.肾小球肾炎 C.乙型肝炎 D.营养性贫血 答案:B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生物 试题推荐
生物 试卷推荐
凯里市2019年高二生物前半期开学考试网上考试练习
高三生物(2018年上册)在线做题
甘肃2019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三中2020-2021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在线考试题免费练习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册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高三期末生物题开卷有益
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0-2021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四中2020-2021年高一上册第一次段测生物题带答案和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册期中生物专题训练(江苏省盐城市)
2018至2019年高一下半年期中考试生物免费试卷(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最近更新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1和结构2中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同 B.当人体发生
如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效应T细胞能与进
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
下列动物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蝗虫、蚯蚓、蜈蚣 B.鲫鱼、家兔、龙虾C.家鸽、壁虎、青蛙 D
下列现象和胶体的通性无关的是 A.用一束光线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道 B.将氢氧化铁胶体加入浑浊的泥浆水中
完形填空Tiffany, a 16-year-old girl, was very, shy. Last Septemb
水牛“哞哞”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的叫声音调高, 的叫声响度大。
甲、乙为单质,丙、丁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若甲、乙均为非金属,丙为氧化物,则:①乙为氧化产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按照“组织联体、城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的思路,引导城区党组织与农村党支部
小明通过如图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蔗糖 B.小苏打 C.柠檬酸 D.果
将小球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经时间t,竖直方向的速度=____________,小球的速度=_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方针,其主要原因是( ) A.各类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 B.为了增强国有资本的竞争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加速行驶,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Most of usgraduates hope to get a job here, because the town
一均匀的扁平条形磁铁与一圆形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如图4-4-14所示,磁铁的中央与圆心O重合.为了在磁铁运动时在线圈中产生
《三国演义》主题曲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请问对河流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图中甲、乙表示同一种酶在不同条件下底物浓度和催化速率的变化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加入酶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 )的赞扬A.计划经济B.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