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H2O = 2NaOH B.Cu2(OH)2CO32CuO+H2O+CO2↑ C.2CO+O22CO2 D.Na2CO3+CaCl2 = CaCO3↓+2NaCl 答案:C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据此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本题中只有2CO和O2反应生成CO2的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正确。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2019-2020年高一后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完整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年高一化学下册月考测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专题3.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疑难突破)--巅峰冲刺高三化学上册专题练习模拟考试练习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题带参考答案
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考试化学免费试卷(云南省巧家县四中)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册第三学段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高二化学下册单元测试模拟考试练习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021届高三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免费试卷完整版
南充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刷题训练
2018-2109年高一下半年期中考试化学考题同步训练(四川省雅安中学)
最近更新
(共5小题;每小题2 分,满分10 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
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已知函数,则该函数是()A. 非奇非偶函数,且单调递增 B. 偶函数,且单调递减 C. 奇函数,且单调递增 D. 奇函数
(1)将0.15 mol·L-1稀硫酸V1 mL与0.1 mol·L-1NaOH溶液V2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
探究不同的生态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就是利用动物的行为来获得结果的,这种探究使用的研究方法最好是( ) A.查阅资料法
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 A.安培 B.法拉第 C.
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 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
下列熟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上梁不正下梁歪 识时务者为俊杰 死马当做活马医 一个鼻孔出气
关于太阳能的转化:太阳把空气和地面晒热,太阳能转化为______,晒热的空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风,又转化为_______
已知函数,则的值是( ) A. B. C. D.
已知圆O的方程是x2+y2=9.求过点A(1,2),所作圆的弦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
已知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则数列的前5项的和为A.31 B.32 C.
小明的爸爸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下列对29英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明认为指的是荧屏的长
阅读下图与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2006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
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粒子不带电,胶体分散质粒子带电 B.溶液中溶质的粒子运动
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已知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设函数,则( ). A. 当k=1时,f(x)在x=1处取到极小值 B. 当k=1时
人们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和俯视,正视、斜视等几种。右图中a为 视;b为 视;c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