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以内,自北至南,自通商都会以至于穷乡僻壤,贫乏之农夫,劳动之工人,的在皆是。因其所处之地位,与所感之痛苦,类皆相同,其要求解放之情,至为迫切,则反抗帝国主义之意,亦必至与强烈。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盖无可疑者。国民党于此,一方面对于农夫工人之运动,以全力助其开展,辅助其经济组织,使日趋于发达,以期增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实力,一方面又当于农夫工人要求参加国民党,相与为不断之努力,以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进行。盖国民党现正从事为反抗帝国主义与军阀,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段,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反言之,即为农夫工人而奋斗,亦即农夫工人自身而奋斗也。” ——选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宣言》 材料二:……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告。 一、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选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大陆。国共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选自新华社新闻报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党“一大”确立了什么新政策,并分析其原因。这一政策的确立对于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与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相比,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这一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的认识。 答案:(1)新政策:扶助农工。原因:农工人数众多,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愿望(或答工农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国民党正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影响:推动了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2)变化:由武装反抗国民党转向国共合作,由开展土地革命转向停止没收地主土地。 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亡。(答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可得分) 意义: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认识:历史上国共两党是中国两大主题政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各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现实意义的认识,学生如答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等,也可给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