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____________ (3)士大夫莫敢往别              莫:____________ (4)若得为范公党人             若:____________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译文: 4.读文品人。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 答案: 1.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 (1)探求(寻求、追求)(2)没有(3)没有人(没有谁)(4)如果(假如) 2.A 3.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王质独自带(抱)病在京城(国都、首都)门外为他(范仲淹)饯行(设宴送别)。 4.(1)要点与评分:写出济世情怀或写出乐观精神任意一点即可得分。自己概括或用文段的句子回答均可得分。 示例:甲文表现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的济世情怀和不因物悲喜的乐观精神。 (2)示例:王质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避之惟恐不及时,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以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