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有A、B、C、D、E、F六种元素,其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依次递增,A原子核内仅有一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F的单质是用途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试推断以上元素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F________。 (2)B、C、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画出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4)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B、F的非金属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由元素D形成的10电子简单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由元素F形成的18电子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1). C    (2). N    (3). O    (4). Si    (5). H2O>NH3>CH4    (6).     (7). 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    (8). Al(OH)3+OH- =AlO2-+2H2O    (9). O2-    (10). SiH4 【解析】 有A、B、C、D、E、F六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依次递增;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则A为H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D为O元素;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B为C元素;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1+4=5,其原子序数小于O,则C为N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则E为Al元素;F的单质是用途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则F为Si元素。 【详解】由分析知:A为H元素、B为C元素、C为N元素、D为O元素、E为Al元素、F为Si元素; (1)各元素的元素为: B为C,C为N,D为O, F为Si; (2)C、N、O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2O>NH3>CH4; (3)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4) 由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可知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则C的非金属性比Si强; (5)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2-+2H2O; (6)由元素O形成的10电子简单离子的符号为O2-,由元素Si形成的18电子分子的化学式为SiH4。 【点睛】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
化学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