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6年 2008年 2012年 2013年 0.21~0.27 0.463 0.469 0.474 0.473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至2014年8月,国产汽车价格已经连续12个月下降,部分汽车经销商为了生存不惜血本打价格战,忽视了品牌的推广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我国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却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品牌营销、设计与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主要被跨国公司控制。汽车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此外,中国汽车业面临的能源环保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 材料三: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瘦肉精”、“毒豆芽”、“彩色馒头”等恶性事件频频出现,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国际形象,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使相关企业销售数量急剧下降,出现亏损、倒闭现象,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出的问题。 (3)结合材料二,针对汽车行业发展现状,运用“企业经营”的知识谈谈我国汽车企业应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 (4)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答案:(1)反映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在2006年后超出收入差距的国际“警戒线”,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且收入差距较大。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在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差距加大的问题。实现公平分配。 (评分说明:答案要点②每句1分,如答“两个同步”则每个“同步”得1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 (3)①我国汽车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能源汽车。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技术研发,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高品牌效应,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④利用兼并重组和强强联合等手段,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 (4)①诚实守信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准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有利于维护经营者和消费的合法权益。 ③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有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解析】(1)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归纳方面的能力。做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看标题,看图表,看注释,并注意图表中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做到“横比、纵比、综合比”,横比找差距,综比看变化,然后透过现象提炼本质。解答时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中各项数值及注释中的内容,并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的经济信息。通过基尼系数的变化能够看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在2006年后超出收入差距的国际“警戒线”,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且收入差距较大。 (2)本题考查知识限定为“收入与分配”,问题是收入差距较大,实质是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因此,可从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在国民收中分配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占合理比重以及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加以说明。 (3)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公司的经营”,设问指向我国汽车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发挥规模效益;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质取胜;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回答时要结合汽车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进行分析。 (4)本题是意义类试题,要按照从直接到间接、从微观到宏观的原则,常用的词语有“有利于”“促进”“提高”“巩固”“增强”等,解答时抓住材料关键词“诚信缺失”“市场经济秩序”“国际形象”“消费者的利益”,调动运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内需等知识,实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