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理性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在思想、建筑、科学等领域均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斯多葛(亚)学派看来……由于人的理性、灵魂与世界理性有同质性,人在理性命令下就有义务要求过一种社会生活。虽然按照伦理的最高要求,每个人应依自然而生活,他们对外界社会地位并不关心,也不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但是他们要求正义和普遍的人类之善,也必须充分应用于人类社会最低下的成员——奴隶。 ——摘自彭艳崇《有限理性:早期斯多葛学派自然法思想及现代启示》 材料二  理性与浪漫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理性是主要方面,二者有对立也有统一。在建筑中,科学的理性总是处于支配地位,无论如何建筑都避免不了解决使用功能、结构、材料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则要归于科学理性的指导。浪漫为建筑注入活力,为理性骨架赋予血肉,使人的情感物化,使建筑呼应人的情感。 ——摘自严铮《建筑中的理性与浪漫——从哲学史观的角度看待建筑》 材料三  到17、18 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知识体系创新: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度是什么?牛顿和洛克用经典著作从三个不同领域共同诠释了理性的本质。牛顿的贡献使人们开始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凭借人类的理性方法完全可以认识这些法则。 ——摘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述斯多亚学派的主张。 (2)阅读材料二,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圆顶及教堂的修建目的角度,阐述“建筑中的理性与浪漫”。 (3)写出牛顿和洛克的经典著作。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概述两位名人如何围绕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的前两大主题诠释理性。 答案:(1)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世界和人也都同样具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 (2)大圆顶由主肋骨和小肋骨支撑,肋骨之间用铁链加固;为了减轻大圆顶的重量,大圆顶建成空心的内外两层:采用较轻的材料;设计了几种窗户,来解决采光问题;圆顶与整个城市环境协调。修建教堂是为了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3)《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政府论》。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使人们相信凭借理性方法可以认识自然法则(或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洛克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 【详解】 (1)主张:根据材料一中“人的理性、灵魂与世界理性有同质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多亚派认为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世界和人也都同样具有理性;根据“人在理性命令下就有义务要求过一种社会生活”,“每个人应依自然而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多亚学派认为,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根据“他们要求正义和普遍的人类之善,也必须充分应用于人类社会最低下的成员——奴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 (2)阐述:根据材料二中“(使用功能、结构、材料等)问题的解决则要归于科学理性的指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筑中的理性”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圆顶及教堂的修建中表现为,大圆顶由主肋骨和小肋骨支撑,肋骨之间用铁链加固;为了减轻大圆顶的重量,大圆顶建成空心的内外两层;并采用了较轻的材料;从设计了几种窗户,来解决采光问题;圆顶与整个城市环境协调。根据“浪漫为建筑注入活力,为理性骨架赋予血肉,使人的情感物化,使建筑呼应人的情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筑中的“浪漫”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圆顶及教堂的修建目的上表现为,修建教堂是为了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3)著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和洛克的经典著作分别为《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和《政府论》。牛顿:根据材料三中“牛顿的贡献使人们开始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凭借人类的理性方法完全可以认识这些法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通过建立经典力学体系,使人们相信凭借理性方法可以认识自然法则(或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洛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洛克对理性诠释为,认为主要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