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化学实验小组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并设计实验测定其组成。请分析下列实验步骤,完成 以下小题。已知:铵盐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I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经过 “一系列操作”后得到一种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俗名摩尔盐)。将摩尔盐低温烘干后保存待用 II 、称取 7.84g 上述制的摩尔盐,加热至 1000 ℃ 失去结晶水,质量变为 5.68g III 、确认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将上述 5.68g 固体放入装置 ①的锥形瓶中,再用注射器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关闭止水夹 b ,打开止水夹 a ,鼓入空气,充分吸收产生的气体并测出气体质量为 0.68g IV 、向 ①中加入适量 3% 过氧化氢溶液,使氢氧化亚铁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过滤、洗净、干燥、灼烧后测得其质量为 1.6g 。 1 .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步骤 I 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 . 拉动注射器活塞, ③中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差 C . ③中可盛放硫酸,越浓越好 D . 步骤 III 中将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使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 ③中 2 . 下列关于制得硫酸亚铁样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化学式是 B . 化学式是 C . 该样品至少消耗氢氧化钠 3.6g D . 该样品中铵根含量约为 8.67% 3 . 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反思分析错误的是(  ) A . 步骤 I 中烘干时必须保证低温烘干,否则测定的结晶水含量会偏低 B . 氢氧化钠必须确保足量,否则样品中含氮量可能会偏低 C . 用 ④代替③收集产生的气体,最终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并不是生成气体的体积 D . 用 ⑤代替③收集产生的气体,则 V ( NH 3 ) =V ( ⑤中针筒示数) -V ( NaOH 溶液) -V (装置中原有气体) 答案: 1 . D 2 . A 3 . D 【分析】 1. A 、硫酸亚铁溶液与饱和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铵晶体,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正确; B 、拉动注射器活塞, ③中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不正确; C 、 ③中可盛放硫酸,用于吸收氨气,不能使用浓硫酸,因为浓硫酸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导致吸收的氨气质量偏大,故选项不正确; D 、反应后装置中残留氨气,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使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 ③中溶液吸收,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 2. 根据步骤 I 可知,结晶水的质量 =7.84g-5.68g=2.16g ,结晶水物质的量 =2.16g÷18g/mol=0.12mol ; 根据步骤 II 可知,氨气的质量 =0.68g ,氨气物质的量 =0.68g÷17g/mol=0.04mol ,即 ; 根据步骤 III 可知,铁物质的量 = ,即 ; 所以在该复盐中的比例关系为: =1:2:6 ,即该复盐可写为 或 , A 、由上述详解可知,选项 A 正确; B 、由上述详解可知,选项 B 不正确; C 、由 , 即 , ,故选项 C 不正确; D 、 ,铵根的质量 = ,样品中铵根的质量分数 = ,故选项 D 不正确; 故选: A 。 3. A 、 在加热时会失去结晶水,导致测定的结晶水含量会偏低,故选项正确; B 、氢氧化钠不足的话,铵根离子不能完全反应,产生的氨气就偏少,导致样品中含量会偏低,因此氢氧化钠必须确保足量,故选项错误; C 、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无法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最终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并不是生成气体的体积,故选项正确; D 、因为气体的体积与液体的体积差别很大,不可用常规的认识来计算,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很大,仍然会有很大的空间去容纳别的气态物质分子,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体积之差,故选项错误; 故选: D 。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