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学贯中西,兼通文理,纵晓古今。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王道等普世观念,同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法治、科学等普世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三民主义学说。他不仅包容兼通东西方文化,还能与时俱进。当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他又吸纳部分马克思主义,称自己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摘自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 材料二  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的思想渊(6分)。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有何发展变化(6分),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18分) (1)吸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融合西方启蒙思想,创立了三民主义;吸收马克思主义的部分观点,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6分,每点2分) (2)发展: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前,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在民生主义中加入了节制资本的内容。(6分,每点2分) 原因:帝国主义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孙中山革命道路探索屡次失败;共产国际与共产党的帮助。(6分,每点2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