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读 “某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 1)A表示的是 ____ 。 (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____ 。 ( 3)CD、EF两处中表示山谷的是 ____ 。 ( 4)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 ____ 。 ( 5)这幅等高线图的等高距是 ____ 米。
答案: 鞍部 B EF 170米 200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详解】 ( 1 )依据位置,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 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可判定, B 、 H 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B 。 ( 3 )依据位置,图中 CD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EF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 4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可判定,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 1320-1150=170 米。 ( 5 )等高距是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 20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