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一: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摘编自《中国简史》 材料二: 2010年5月8日,一艘按1:1比例复制的日本遣唐使船从日本大阪启航,按照历史上的真实路线,经濑户内海驶至九州的五岛列岛,于6月12日日本国家使馆日驶入世博园区内的黄浦江水域,重现了当年中日交流的传奇。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成祖又命中官 ……往使。自一四口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四: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五: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哪位历史人物?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从材料中找出这条贸易通道的开通有何意义?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唐朝哪位高僧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重大影响? (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我国哪个朝代? (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中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哪位? (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行的哪项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 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如何做? 答案: ( 1)张骞、丝绸之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答出一点即可) ( 2)鉴真、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或日本发展成为封建国家,意思相近即可) ( 3)郑和下西洋(或郑和七下西洋)、明朝 ( 4)新航路开辟(或探寻新航路)、哥伦布 ( 5)闭关锁国 ( 6)①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②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③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 1)依据材料一的“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依据材料一的“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的意义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等,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3)依据材料三的“自一四口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 ( 4)依据材料四的“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在新航路开辟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 5)依据材料五的“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 6)结合题干材料,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做到: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