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结合实例一、实例二和图,完成下面小题。实例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 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 1 .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和着陆火星表面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接近图 1中所示的(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 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表面期间,临沂市某中学正午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 . 短 →长→短 B . 长 →短→长 C . 长 →短 D . 短 →长 实例二: 2021年4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 3 . 从天和核心舱上观测地球,能看到的地理现象是( ) A . 地球是一个球体 B . 地球上四季变化 C . 地球上的五带分布 D . 地球表面的经纬网 4 . 天和核心舱发射当日( 4 月 29 日),文昌的天气状况是( ) A . 多云转晴,西南风四级 B . 阴转晴,东北风四级 C . 多云转晴,最高气温 22 ℃ D . 多云转晴,东北风四级
答案: 1 . B 2 . C 3 . A 4 . D 【分析】 1 . 左图中, ① 位于夏至到秋分之间, ② 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 ③ 位于冬至到春分之间, ④ 位于春分到夏至之间,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 ” , 7 月 23 日介于夏至到秋分之间,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① 。 “2021 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 ” 。 5 月 15 日介于春分到夏至之间,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④ 。 B 正确。 ACD 错误。故选 B 。 2 . 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表面期间,时间是 2020 年 7 月 23 日至 2021 年 5 月 15 日,期间 2020 年 7 月 23 日至 2020 年 12 月 22 日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临沂市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2020 年 12 月 22 日至 2021 年 5 月 15 日,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临沂市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正午旗杆影子变短;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 3 . 从天和核心舱上观测地球,能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A 正确。 2021 年 4 月 29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至今停留在太空时间比较短,且 4 月 29 日这一天内是看不到地球上四季变化, B 错误。地球上的五带分布是依据回归线、极圈划分的,地球表面的经纬网是在地球仪或网络地球简图上显示的,实际的地球是看不到五带和经纬网的, CD 错误。故选 A 。 4 . 天和核心舱发射当日( 4 月 29 日),据右图天气可以看出,天气是由多云转晴;据风矢判断,风向是东北风,风力是四级; D 正确。故选 D 。 【点睛】 风矢用来表示风,由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出风的来向,有 8 个方位,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羽是指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的短划线和小三角,用来表示风速,长划代表 4 米 / 秒,短划代表 2 米 / 秒,三角形代表 20 米 /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