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  ) 选项 科学史实验 结论 A 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B 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 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 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A . A B . B C . C D . D 答案: D 【分析】 1 、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伞型的假根上,长出伞型的伞帽,伞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型伞藻的细胞核移到去掉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应该会长出菊花形帽。 2 、 1864 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 : 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 24 个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详解】 A 、结合分析可知,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说明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A 正确; B 、萨克斯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试验,遮光和不遮光的叶片形成对照试验,碘蒸气是要排除叶片中原来的淀粉的影响,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 正确; C 、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染料与细胞膜组成成分蛋白质结合,随着该组成成分的移动而移动,细胞膜上荧光物质的移动表明了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移动,可推知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 C 正确; D 、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因本实验中小肠黏膜神经被彻底破坏,最终有胰液的分泌,故可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D 错误。 故选 D 。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