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 H ,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 PHA 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 )为提高菌株 H 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将蔗糖作为 ___________ ,并不断提高其浓度,经多次传代培养(指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养物转入新配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并用 ___________ 的方法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此外,选育优良菌株的方法还有 ___________ 等。(答出两种方法即可) ( 2 )基于菌株 H 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其培养基盐浓度设为 60g/L , pH 为 10 ,菌株 H 可正常持续发酵 60d 以上。该系统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 3 )研究人员在工厂进行扩大培养,在适宜的营养物浓度、温度、 pH 条件下发酵,结果发现发酵液中菌株 H 细胞增殖和 PHA 产量均未达到预期,并产生了少量乙醇等物质,说明发酵条件中 ___________ 可能是高密度培养的限制因素。 ( 4 )菌株 H 还能通过分解餐厨垃圾(主要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等)来生产 PHA ,说明其能分泌 ___________ 。 答案: 唯一碳源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盐浓度为 60g/L 的条件下,其他杂菌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pH 为 10 的条件下,其他杂菌的酶变性失活,生长繁殖受抑制    氧气( O 2 或溶解氧) 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分析】 微生物的筛选和计数方法: ( 1 )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原理实验室筛选: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 pH 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 2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 ( 3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① 直接计数法:常用显微镜直接技术法,一般适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菌体的计数。 ② 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培养基上长出一个菌落就代表原待测样品中一个微生物个体。 【详解】 ( 1 )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提高菌株 H 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结合微生物的代谢需求,其液体培养基应该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 。并不断提高其浓度,经多次传代培养(指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养物转入新配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方法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 此外,选育优良菌株的方法还有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 2 )已知,菌株 H 具有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因此当培养基盐浓度为 60g/L , pH 为 10 时,菌株 H 可正常持续发酵 60d 以上,而盐浓度为 60g/L 的条件下,其他杂菌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pH 为 10 的条件下,其他杂菌的酶变性失活,生长繁殖受抑制,故该系统不需要灭菌。 ( 3 )分析题意,扩大培养时,营养物浓度、温度、 pH 等条件下适宜,而发酵液中菌株 H 细胞增殖和 PHA 产量均未达到预期,并产生了少量乙醇等物质,说明发酵条件中氧气不足,使菌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即氧气( O 2 或溶解氧)是限制高密度培养的重要因素。 ( 4 )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菌株 H 之所以能通过分解主要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等的餐厨垃圾来生产 PHA ,说明其能分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