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600年前,郑和率领船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这支由27000多人组成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军舰队”,足以征服航线沿途的所有弱小国家。但郑和所到之处,向当地人民赠送中国的精美礼品,传授中原发达的天文历法和农业技术,打击海盗,甚至还帮助调停当地不同国家和族群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右图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放的海外渡航证明书材料三:100年前,北洋水师称雄亚洲,排名世界第四。装备精良,买的军舰都是当时世界的著名型号。军官全由近代化学堂教育培训出来,部分还有出国进修的经历。水兵也经过严格的教育、培训、选汰。这是一支已经非常近代化的舰队,却在短短六个月内,经三次海战就全军覆没了。材料四:北京时间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800余名官兵组成的护航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反映出中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能力,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的意志,也反映了中国履行义务、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是新中国的舰队第一次渡海“远征”,也是自十五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之后600年来中国海军的首次远洋作战行动,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也引发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请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性质。(1分)(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长期实行什么样的对外经济政策?(1分)     这一经济政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精锐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3分) (4)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将怎样回答外国记者有关人民海军远航索马里的原因?(3分) (5)从中国不同时期中国海军命运的兴衰,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案:答案:(1)  性质:封建官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1分)(2)政策:闭关锁国(海禁)。(1分)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具有封闭性;政治上防范外来势力危及其统治;思想上盲目自大。(答足其中2点给2分) (3)  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李鸿章避战自保等。(3分)(4) 原因: 打击海盗,维护国家利益;履行联合国义务、维护地区稳定,做一个负责任大国;锻炼中国海军。(3分)(5) 启示:社会制度决定海军兴衰;综合国力是海军强大与否的后盾;中国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答足其中2点给2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