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答案: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并结合谭嗣同的主张加以论证。第(2)问要从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进程,尤其是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角度分析实际运用。 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也可概括答出“主权在民”)。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