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41.(10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材料一  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以参议院、总统、国务员行使统治权。……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总统总揽政务,统率陆、海军,任命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及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则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均须国务员副署。 ——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 (1)中国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结合所学指出临时参议院公布的这份政治文件的名 称及其历史地位(2分)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份政治文件是如何从制度设计上限制总 统权力的(3分)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 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一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 (2)材料二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1分)它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的情况下提出的 (2分) 材料三  全国人大在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2分) 答案:(10分) (1)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地位: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1分) 设计:总统的产生:由参议院选举(1分)  总统的权力领域:只有行政权(1分) 总统行政权的行使:受参议院及国务员制约(1分) (3)观点:加强法制建设(1分)     情况:“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2分) 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2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