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926 年,福建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在厦门大学囊萤楼成立,进步学生罗扬才担任书记。 1927 年,罗扬才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就义前留言: “ 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 …… 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 ” 在中共厦大党支部号召下,大批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 1926 年,中共厦大党支部成立,短短一个月就在厦门发展了 18 名党员,仅一年时间就在闽西南地区发展了 230 名党员,建立了 28 个党支部,形成了 “ 汇聚囊萤之光,渐成燎原之火 ” 的良好革命形势。从 “ 囊萤之光 ” 发展为 “ 燎原之火 ” 说明(   ) ① 新事物的出现就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② 新事物的实质是抓住时机促成新的质变 ③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 ④ 新事物的生命力在于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 2019 年,厦门大学全面启动培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 “ 扬才计划 ” ,引导优秀党员学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该计划以罗扬才的名字命名是为了更好地(   ) ① 改进教育方法,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② 传承红色基因,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③ 弘扬时代精神,在学习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 营造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人生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答案: 1 . D 2 . D 【解析】 1 . ③④ :从 “ 囊萤之光 ” 发展为 “ 燎原之火 ” 说明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新事物的生命力在于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故 ③④ 入选。 ① :新事物的出现有利于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而不是就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故 ① 不选。 ② :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同时,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因此新事物的实质并不是抓住时机促成新的质变,材料不涉及抓住时机促成新的质变,故 ② 不选。 故本题选 D 。 2 . ②④ : 2019 年,厦门大学全面启动培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 “ 扬才计划 ” ,引导优秀党员学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该计划以罗扬才的名字命名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营造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人生观,故 ②④ 入选。 ① :该计划以罗扬才的名字命名与改进教育方法无关,故 ① 不选。 ③ :该计划以罗扬才的名字命名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而不是弘扬时代精神,故 ③ 不选。 故本题选 D 。
政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