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了历史研究性学习,根据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一 中国香港发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邮票 资料二 16~18世纪的中外科技成就简表 中国 主要成就 欧洲 主要成就 李时珍 著《本草纲目》,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哥白尼 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 徐光启 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 哈维 著《血液循环论》,系统地、完整地、科学地研究血液和心脏运动。 宋应星 著《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 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资料三 关于科技的认识电力能源的开发,电机工程的发展,使得独立的电力工业部门日渐成为近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同时,以电机制造、家用电器为主体的电器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电在日常及家庭生活中的用途更是十分广泛。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与云中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它正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爱因斯坦心里十分清楚,科学是人的理智的产物,科学本身是合理性的。它创造手段,而不创造目的。它适合于人利用这些手段达到合理的目的。当它被滥用时,科学的工具就变得像小孩手中的剃刀一样危险。 ——摘自李醒民《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爱因斯坦的启示》 (1)根据资料一,任选其中一项科技发明做简要介绍。 (2)根据资料二,从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 (3)根据资料三,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4)请你为这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1)示例:造纸术:纸发明于西汉前期,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2)示例:信息:16~18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具有差异性。 说明:16~18世纪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科技仍然停留在对古代科技的总结上;而同一时期的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思想不断解放,西方近代科学产生。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科技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4)中外科技发展。 【详解】 (1)本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从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展开论述即可。如造纸术:纸发明于西汉前期,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2)本题反映了中国16—18世纪中外科技成就,可以单独提取中国或欧洲的成就展开论述,也可以提取中西科技成就进行比较论述。如16~18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具有差异性。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6~18世纪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科技仍然停留在对古代科技的总结上;而同一时期的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思想不断解放,西方近代科学产生。 (3)根据“电在日常及家庭生活中的用途更是十分广泛”、“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它适合于人利用这些手段达到合理的目的。当它被滥用时,科学的工具就变得像小孩手中的剃刀一样危险”等信息可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科技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4)综合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外科技成就,所以主题可拟定为中外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