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三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主张中国从哪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其要求民主平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戊戌变法所颁布的哪一项措施当中?哪项措施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 (4)结合材料三、四,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5)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获利致富,助力军事工业的发展。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民族危机加深。 (3)政治制度。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4)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解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由材料二中的“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即可分析作答。 (3)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提出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的主张;在经济上,提出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以及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的主张;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的主张;在军事上,提出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的主张。其要求民主平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的措施上,其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4)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5)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属于“器物”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转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属于“制度”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