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 …… 节选自《广安日报》 2021年5月15日 材料二: ①②河流示意图 ( 1 )两河都发源于 __________ (省区),由于中国地势 __________ ,最终都流入太平洋。 ( 2 )甲区域是我国的 __________ 灌溉农业区,有 “塞上米粮川”的美称。 ( 3 )乙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__________ ,主要作用为防洪,也缓解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__________ ,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 青海省 西高东低 河套平原 三峡水电站 南水北调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大江大河为材料,涉及河流、跨流域资源调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地势、河流以及水利工程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 1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① 为黄河, ② 为长江,两者都发源于我国青海省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 ( 2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① 为黄河,甲位于黄河 “ 几 ” 字型的左上角,应为河套平原,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有 “ 塞上米粮川 ” 的美称。 ( 3 )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 ② 为长江,乙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洪发电,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为了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我国建设了全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 南水北调。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