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高三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上余青州书

苏洵

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日:“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今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今尹子文岂独恶夫富贵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嗟夫!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脱然为弃于人,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昔者,明公②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而为天下之名卿。当其盛时,激昂慷慨,论得失,定可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弹压强悍不屈之虏,其辩如决河流而东注诸海,名声四溢于中原而磅礴于戎狄之国,可谓至盛矣!及至中废而为海滨之匹夫,盖其间十有余年,明公无求于人,而人亦无求于明公者。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篝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义安。夫明公岂有求而为之哉?适会事变以成大功,功成而爵禄至。明公之于进退之事,盖亦绰绰乎有余裕矣。

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达者安于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硕视四海饥寒穷困之士,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

伏惟加察,幸甚!

                                                       (选自苏洵《嘉佑集》,有删改)

【注】①令尹子文:令尹,春秋时期楚国官名,位同国相。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楚国内乱,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次被免去相位,毫无愠色。②明公:对于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的尊称,此处指余靖,时仃青州知州。

10.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令尹子文之行                       高:高尚。

B.明公之初自于南海之滨                   奋:振作。

C.不旋踵而南方安                         义:安定。

D.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丽于贫贱之辱者     狃:习惯。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为之嚣嚣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脱然为弃人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

C.明公起于民伍之中    今其智反不能及

D.然其尝所欲见者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B.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C.穷者黎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D.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先写古代贤士令尹子文在令尹职位上三起三落,楚人为他喜悦,替他愤怒,而他本人却心态平和,意在引出下文对余靖的赞颂。

B.苏洵写出了余靖出使戎狄之国时的慷慨无畏和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时的机智勇武,也借此讽刺了当政者的软弱无能,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C.苏洵刻画了世俗之人骄于富贵、耻于贫贱的丑陋之态,与余靖面对功成名就和失意落魄时的淡然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余靖的高尚人格。

D.苏洵在文中表达了对余靖胸襟豁达、宠辱不惊的君子之风的推崇之情和拜谒对方的急迫心情,同时也含蓄透露了自己的心志。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而莫之或救。  

②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 

③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

螺环化合物M(     )是合成某功能材料的单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9H24O4    B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C一氯代物有 7 (不含立体异构)              D所有氧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一些广告创意与地理知识有关。下面3张照片拍摄于芝加哥(42°N88°W)某麦当劳店一天中的3个时刻。该店房顶水平放着一个叉子,房盖上绘有6种不同的食品,从左向右依次表示67891011点。每天当地时间6点到11点,根据叉子影子的位置告诉顾客,什么时间可以吃什么麦当劳食品。右下图为该店侧视示意图。

 


16.该麦当劳店广告中叉子影子的移动,主要是由

A.地球公转引起的

B.地球自转引起的

C.太阳直射点的四季变化引起的

D.黄赤交角引起的

17当中央电视台春晚迎新钟声敲响时,此时最接近于3张照片中的

A.最左边一张     B.中间一张                C.最右边一张            D.不好确定

在均匀分布的条件下,某些概率问题可转化为几何图形的面积比来计算,勒洛三角形是由德国机械工程专家勒洛首先发现,作法为:以等边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作一段弧,三段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就是勒洛三角形,在勒洛三角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正三角形的概率为________

右图是某老师设计的一个微型实验装置图,请你说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图中abcd均为止水夹,ef为红皮头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更加不公平。2013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3,2014年为0.469,收入差距有缩小趋势。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A.由国家统一制订劳动报酬的具体标准

B.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D.初次分配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解决好公平问题

△ABC中,若c2+ab=a2+b2,则角C=(     )

A30° B45° C60° D1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旨在
①解放和发展牛产力,着力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
②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扫清障碍
③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④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百年锐思周有光:老藤椅,慢慢摇  

王道

2013123,我第一次走进位于北京后拐棒胡同的周有光先生的书房。周有光先生刚过108岁生日不久。书房不大,墙旧旧的,书橱也小。令我意外和惊喜的是周老的精神。原以为茶寿的老人,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说话不清楚了,但周老神智清晰,双目有神,安坐在略显逼仄的书屋里,接待着一拨又一拨的来访者。

周老是语言学家,每次与他交谈,他的话题都离不开自己的专业。由于各地方言不同,推广普通话就成为必然。“1956年,成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陈毅当主任,我是成员。别人笑话说,你们自己都不会说普通话,还推广。但话不能这么讲,因为先要有标准,才能学好普通话。”周老说。

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周老遭遇几次病患,几次住院治疗,甚至出现过“病危”,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用老依旧很精神,思路清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说,很有条理。说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先生告诉我,我的身体不太好,但人都是要死的。说这时他一脸的平静,好像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可谓看淡生死。

保姆小田说:奶奶(张允和)在的时候,他们经常晚上一起吃点东西,喝杯牛奶,说说话;上午和下午都会喝一杯红茶或咖啡,还互相碰杯。这就是所谓的“举杯齐眉”吧。奶奶走后有半年爷爷心里很不痛快,半年后他开始恢复,但生活方式简单多了。

2014年冬,周有光的好友、妻弟张寰和在苏州去世,这个消息瞒着周有光。稍后我去拜访周老时,周老向我问起,他学着保姆的叫法说:“五舅妈(周孝华)好吗?五舅舅(张寰和)好吗?”我只得回答说:“好,都好。”

2015年夏,周有光的妻妹张充和在美国去世。张充和是周有光和张允和的“红娘”。当年在他们的婚礼上,张充和高兴地唱起昆曲《西厢记》。周老至今不知道张充和去世的消息。

但是一个更意外的消息牵动了周老的心。当时尽管他还在医院,但隐约中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因为儿子晓平已经好多天没来陪他了。周晓平于2015122日去世,享年82岁。此前几天,他还在父亲周有光的110周岁生日会上忙碌着。

很多拜访过周有光先生的人都知道周晓平,他儒雅。温和,热情,负责,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周有光与张允和育有一儿一女,即晓平、小禾。抗战时期,小禾随父母到重庆居住,突患疾病夭亡,成为周有光夫妇的人生之痛。不久,晓平又被流弹击中,幸亏美军医院及时为其手术,才得以生还。

在周有光先生108岁生日时,晓平说:“这段时间记者写文章,说我爸抗战时中了流弹捡回一条命,其实是我中了流弹,搞错了。”说起往事,晓平一脸轻松,父母身上宽容的基因,传承到他身上。

说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晓平说:“父亲从不硬性规定我读什么书,各种书都可以看,四大名著要看,而且要看懂,还要看各国的名著。”周有光不太喜欢收集字画,他说艺术虽然很重要,但过多地沉溺其中不值得。他认为读书一定要读真正能够获得知识的书。或许正是这样无意的引导,让晓平走上了科学之路。晓平说:“父亲晚年生活中我陪伴他的时间较多,不知不觉中我和他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父子关系。我妈说我们是‘多年父子表兄弟’。”

在拜访周老的那天,我去见了沈从文的长子龙朱,龙朱是代表家属去接周老出院的。晓平去世的事龙朱当时很为难,但最后还是决定告诉周老。当着一众小辈的面,龙朱介绍了晓平的病情和住院情况,希望尽可能以一种老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说明晓平的离世。没想到周老很平静,似乎他心里早已知道,但是在得知儿子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独处时,他还是黯然神伤。

犹记得较早那次拜见周老前,我预先打印了关于合肥张家纪事一书的两个预选书名,请周老定夺。先生手持放大镜仔细地看,然后慢慢斟酌。周老为我题字“历史进退,匹夫有责”,“要从世界看中国,不可从中国看世界”,书名定下,他还为我的书题写书名《流动的斯文》。

从“斯文”说到孔孟之道,晚年的周有光先生主张儒学的现代化。他认为,儒学的历史任务是维护帝王政权,建设稳定而繁荣的封建社会,在两千多年中做出了伟大的成绩。儒学不仅能为封建专制服务,也能为现代社会服务。儒学中有跨越时代的至理,“孔子、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许多高明的说法,非常了不起。”他说。

20139月又去拜访周有光先生,我特地带了一段视频,录的是张寰和先生对周有光先生的问候。当时周老饶有兴趣地看着平板电脑,还用手触模了下屏幕,接着像是报告新闻般介绍,上个周末这个东西卖了六十万台,不得了哩。我吓了一跳,因为这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周老随看随记随用,对新鲜事物时刻关注,真是“闻道”到家了。

犹记得周有光先生对我名字的解读:“你的名字好啊,王道,中国儒家讲究王道,不搞霸道那一套!”

2015729我去拜访周老,见他脸色渐渐红润,精神正在恢复,不禁欣然。保姆的一句提醒更让我惊喜——他的头上长出了一些黑发,有些白发正在消退。我跟先生开玩笑说这是“返老还童”,对先生说的关于“人的死亡与否”等话,我说他是“童言无忌”,先生哈哈大笑,像个可爱的孩子。

相关链接

因为写作关于合肥张家纪事的书,作者多次采访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先生,最近一次是2015729日。2015年,周老已110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口齿清晰。周老对自己住院治疗并不忌讳,他侃侃而谈,有种“视死如归”的平静和坦然,周老的豁达和开朗,促使作者动笔,还原这位可亲可爱、渊博睿智的人瑞学者。

10.下列对传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周有光是语言学家,他的专业就是推广普通话,于是他制定普通话标准,学普通话,以便统一各地方言。

B.“举杯齐眉”仿用“举案齐眉”,形象地写出了晚年的周有光、张允和夫妇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情景。

C.周晓平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与父亲的不一样,这是由周有光先生无意的引导造就的。

D.书名《流动的斯文》涵义深厚,斯文指文化,流动即传承,书名意谓中国悠久的儒学文化传承现代。

E.周有光先生豁达开朗,平静坦然,传记中是通过他对自己住院治疗并不忌讳这样的情节予以表现的。

11.这篇传记写到了作者对周有光先生的多次拜访,请按照拜访时间的顺序梳理概括拜访的重点内容。

12.这篇传记的主人是周有光,可是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周晓平,这是为什么?请联系材料具体回答。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纤维素是还原性糖

B. 纯碱、氯仿(CHCl3)、蔗糖、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

C. 工业上通过电解AlCl3饱和溶液制备金属铝

D. 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HF溶液,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

”是“”的  条件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前者与后者不同,前者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B.后者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前者没有

C.前者仅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还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分裂时前者细胞质DNA平均分配,而后者细胞质DNA随机、不均等分配

 He is such a person ______ always helps others without claiming a reward, ________ makes   him popular in the community.

  A. that; that            B. that; which     C. which; which    D. as; which 

201156日,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相类似的是

      A.自由与平等是一种自然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

      B.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的启示,发展人的个性

      C.灵魂的拯救只有通过信仰,只有靠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

      D.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个人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已知A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共有________种。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______(“A”“B”)

(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是由等物质的量的四种物质配成的溶液,将两试管中溶液混合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6)若向由试管A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的碳酸氢盐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HCO3-Cl-K+            BAl3+AlO2-H+Na+

CFe2+NH4+SO42-S2-           DFe3+SCN-Na+CO32-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信风越过赤道改变风向后与另一半球的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南半球信风直接和北半球信风相遇时组成的辐合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
A.气压较高 B.多晴朗天气 C.多大风 D.多上升气流
【2】关于图中热带辐合带,正确的是
A.甲为信风辐合带 B.甲只出现在北半球,乙只出现在南半球
C.乙为季风辐合带 D.乙类辐合带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
【3】对甲类辐合带位置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直射点位置 B.海陆分布 C.洋流性质 D.地形地势

 20155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该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4分)


(2)
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图中),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1分)


(3
此日小明和小畅在古寺,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计算一下。(1分)

(3)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的时间约有________个月;甲、乙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下列装置制备氯水并探究其性质。

已知: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水制备完成后,甲同学从B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置于日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发现样品某些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各列举一项:

物理性质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从B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后通入SO2,充分作用后再滴入少量品红溶液,发现品红溶液不褪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丙同学改变通入SO2的量,重复乙同学的操作,发现品红溶液红色褪去。他提出:假设①:SO2过量,多余的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假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①是否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氯气与水反应产物具有漂白性,丁同学将A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下列装置:

试剂a应选择_______________;试剂b应选择_______________。

(5)戊同学从B中取出少量样品,滴到NaHCO3粉末上,有无色气泡产生,由此他认为氯气与水反应至少产生一种酸性强于碳酸的物质。请评价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