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七年级 八年级 中考 

初中 地理

下列与寒冷地区民居建筑特点不相符的是

A . 墙体厚实 B . 窗户很大 C . 窗户装双层玻璃 D . 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美洲的巴西举行,某班级同学开展了对巴西的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学习中的相关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1:如图1巴西略图。

材料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变化统计表。

 年份

 林地面积(1000公顷)

 2000年

 545.943

 2005年

 530.484

 2010年

 519.522

材料3:图2巴西人口、城市分布图和图3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1. (1) 贝贝在制作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的地理信息卡时,漏掉了河流名称,请帮他从下列信息中挑选出属于亚马孙河的地理信息

    ①水系跨越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②世界第一长河;

    ③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但航运价值小;④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⑤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⑥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水能资源丰富。

  2. (2) 由材料1中信息可以判读并推断,与玛瑙斯相比,巴西利亚的地势较(高、低)。气温较(高、低)。

  3. (3) 由材料2看出,近些年来,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变化的趋势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4. (4) 根据材料3,归纳巴西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并说出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共同自然条件。

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地区,主要得益于(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竹青茶绿的丘陵地带  ④河湖密布的平原地形.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题。

  1. (1) 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是(  )

    A . 地形复杂多样 B . 中部高西部低 C . 山区面积广大 D . 西高东低
  2. (2) 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大致分为三级阶梯,其中B区域所在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 . 高原、山地 B . 高原、盆地 C . 丘陵、平原 D . 盆地、平原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及海南岛、台湾岛示意图”。

  1. (1) 从纬度位置看,海南岛地处(低/中/高)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海南岛北部濒临我国内海—海峡,与广东省隔海相望。
  2. (2) 据图可知,海南岛和台湾岛交通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3. (3) 下列条件中,不属于海南成为中国南繁基地有利条件的是(    )。
    A . 地处低纬,热量充足 B . 四周濒临海洋,降水丰富 C . 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D . 技术力量雄厚,经济发达
  4. (4) 海南岛正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屿建设,你认为不适合在海南发展的是(    )。
    A . 水产养殖 B . 海洋运输 C . 钢铁冶炼 D .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5. (5) 台湾省丰富的物产,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型经济提供有利条件;近年来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园区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海外,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
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 . 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 . 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 .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量出口工业产品
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A .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C .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这样的生活习惯主要受下列何种因素影响(    )
A . 气候因素 B . 文化因素 C . 经济因素 D . 地形因素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A . 鄱阳湖 B . 洞庭湖 C . 太湖 D . 青海湖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资源总量丰富 B . 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C . 人均资源占有量大 D . 水资源空间分布均衡
下图是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

下列经线中,能与图中乙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

A . 160°E B . 70°E C . 160°W D . 70°W
读“某大洲知识结构图”,完成各题。

  1. (1) “知识结构图”表示哪个大洲的自然环境(    )
    A . 亚洲 B . 非洲 C . 北美洲 D . 南美洲
  2. (2) 亚洲在各大洲中(    )
    A . 跨经纬度最广 B . 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C . 人种最繁杂 D . 国家与地区数最多
  3. (3)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
    A . 自南向北流 B . 自东南向西北流 C . 自东向西流 D . 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4. (4) 亚洲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
    A . 降水丰富 B . 中部高,四周低 C . 地势落差大 D . 面积最大的大洲
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    )

A . 60°S B . 20°N C . 30°N D . 70°S
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是(   )
A . 西藏 B . 上海 C . 天津 D . 澳门
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 . 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 . 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 . 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 . 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下列地图类型中,最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我国夏季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是       

A.吐鲁番和火烧寮 

B.吐鲁番和托克逊   

C.漠河镇和托克逊  

D.火烧寮和托克逊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2526题.

25.关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多少

       C.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的地区,南美洲分布的面积最大

       D.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26C处降水量比D处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河南省       B.湖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阳光 B. 土地 C. 森林 D. 铁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