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试题

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示地区描述最为正确的是
A. 阿尔卑斯山属于欧洲板块 B. 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
C. 图示区域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D. 图示区域是三大板块的交界区
【2】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A. 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B. 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 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 红海的面积将来会缩小
下图中能够反映北京市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下表)。

材料二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在上面坐标图中绘出该地多年平均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气候的气温特征是____________。降水特征是____________。
(3)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11中,与该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我国人口的突出的特点是:人口          大,人口增长快。从东西部地区来看,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整个世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高铁线路东部比西部密集,是因为东部比西部 (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经济发达 ③矿产丰富 ④人口稠密 ⑤草场广阔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2】“新四大发明”说明我国 ( )
A. 交通运输便利 B. 生物工程发展迅速
C. 新能源技术应用广泛 D.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图27

尝试探究: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               

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水量            (大于或小于)以南的河流。

3)植被对河流的影响。

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              (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归纳总结:

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而这些河流特点与                       和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拓展延伸:

1)图28中,甲河和乙河都是世界著名的河流。其中,乙河的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乙河主要流经              气候区,降水丰富;乙河所处的主要地形区为               ,河流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2)历史上甲河会定期泛滥。试分析其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1)该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地区。
(2)该区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分布着一系列山脉,①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山脉。
(3)因地形的影响,该区域具有独特的气候,是我国夏季_________最低的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该区域_________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4)据图分析,该区域充分利用分布广泛的高山草甸发展_________业。
(5)该区域的聚落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的_________地区,因为这里气温较高,水源充足, 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好。
人口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是(  )
A. 国防兵力不足 B. 居住条件差
C. 交通压力大 D. 就业困难
读“我国东部四条大河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大河自左至右依次为 、 、珠江、长江。
(2)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主要在 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比黄河流程短,但汛期却长
B.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
C.东部地区的河流普遍有结冰现象
D.四大河中汛期最长的是长江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 (   )

  A.加大了资源的开发力度

  B.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D.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要

读“台湾省简图(部分)”和“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

(1)写出图中M点的经纬度______。
(2)台湾海峡_____(填写字母)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______。
(3)台湾省主要民族是____,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D的简称是_______。
(4)根据图2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_______;据图推断出台湾岛地形特点是_______。
(5)结合所学及图中信息,分析台湾河流的主要特征_______。

 据分析,以每张贺卡10克计算,10万张为一吨,造纸每吨约需5.5立方米木材,折合下来制作3000万张贺卡需砍树7500棵。而且在造纸过程中,每吨纸浆产生废水300吨。为此,提出 “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倡导的出发点是(      )

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 减少固体垃圾

D. 移风易俗

藏族人民多信奉(    )

  A.天主教       B.藏传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峰E点的海拔可能是630米
B. 河流ab段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C. B、C两处河流流速较快的是B处
D. 大雨后,ABCD不同河流段,水涨得最高的是D点
【2】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此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 林业 B. 种植业 C. 渔业 D. 畜牧业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关于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 ,土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C.人口密度很大,本地粮食消费量大。             

D.农业科技水平高

读下图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地理要素叙述正确的是(

A 领土全部都位于南半球 B 东南沿海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区

C 两国都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 两国均河网密布,水资源分布均匀

西北地区各地自然条件的共同特点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干旱为本区主要特点

C.植被均为荒漠

D.河流均属外流河

下图为“北方地区图”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黄土地”的是____(填代号),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填代号),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________。
(2)地形区甲、乙、丙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___________。
(3)甲地区(以济南为例)春季气温回升_______,降水______,蒸发旺盛,易发生______(自然灾害);请列举2条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
(4)乙地区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_________,治理措施如______________(列举2条)。
(5)丙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列举2条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