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治沙 B.加固大堤 C.裁弯取直 D.防止水污染
我国气候的总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 _____________ 气候显著。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 )
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台湾省 D、上海市
三江源地区中的 “三江”分别是指( )
A . 黄河、黑龙江、珠江 B . 长江、黄河、黑龙江
C . 长江、黑龙江、珠江 D . 长江、黄河、澜沧江
我国青藏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多信奉 (宗教)
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白色人种._______(判断对错)
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
A . 阿尔卑斯山脉 B . 喜马拉雅山脉
C . 乌拉尔山脉 D . 大分水岭
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无热带
B.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
C.我国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都有分布
D.黑龙江省位于寒带地区,海南省位于热带地区
为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就,地学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以“黄河的沙”为主题的“云研学”活动。下图为黄河流域及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1989年以前相比,黄河干流1989~2015年的平均输沙量_________;1989~2015年的平均输沙量_________(单项选择)。
A.上游的兰州站为0.94亿吨 B.中游的小浪底站为3.80亿吨
C.下游的利津站最少 D.头道拐站比小浪底站少10.84亿吨
(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_河段,某同学对其现象及形成原因做了如下总结。请找到其中三处错误。
黄河在此穿行于晋陇峡谷,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缺乏、侵蚀严重、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现,加上当地长期开垦梯田种植柑橘,开采煤炭、石油等能源,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酸雨的形成。高原上的泥土大量进入黄河,使该段河床高于地面,从河水颜色看堪称真正的“黄”河。
示例:错误: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错误1: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错误3:_________
(3)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对下游产生了影响,请完成一一对应。
依据“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的思想,同学们绘制了黄河流域协同发展的框图。
(4)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分别与②、③对应的内容,填在相应位置。
A.水土保持 B.节约用水 C.减少污染 D.水力发电
(5)在治理好各自河段的同时,也要考虑对其下游河段的贡献。参照框图中的乙,写出甲和丙处的内容。甲: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根据我国某省级行政区2015年基本图表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约是_______人/平方千米.
(2)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级阶梯,属于 _______ (沿海、边境)省份.
(3)该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
(4)根据扇形图判断,该省级行政区土地构成中,_______ 所占比重最大.
(5)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判断,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中的_______地区,是图中的_______.
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