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1978年12月22日,广大干部群众正在通过收音机收听一次关系中国发展命运的重要会议公告(见下图),他们听到的是(    )

A .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要成果。(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B . 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C . 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 . 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英雄归故里,浩气存天地。2020年9月27日,两架护航战机低空拉烟通场(拉烟是向烈士致敬),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起飞的中国专机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当年,这些志愿军战士,被誉为(   ) 
A . 和平卫士 B . 钢铁卫士 C . 党的好战士 D . 最可爱的人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大改造结束②抗美援朝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④土地改革开始⑤国企改革开始

A . ④①②③⑤ B . ②④①⑤③ C . ④②①③⑤ D . ②①④⑤③
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 公私合营 B .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直接被没收 D .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今年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62周年:1982年颁布的宪法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在我国民主法制建没中产生了“海选”这个新名词,这是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选举方式,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村官直选”。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 新中国成立时 B .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 C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重点是(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 . 扩大企业自主权                 D . 实行对外开放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一场“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相关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 . 中国制造的核潜艇待命出发 B . 鞍山钢铁公司的无缝钢管厂投产 C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一批“解放”牌汽车 D .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阅读下列材料: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摘自中美建交公报
请回答:
(1)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
(2)中美建交对于双方和世界来说有哪些积极作用?

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利成在1974年贴的春联是: 过年只有八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是:我也过年!1980年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是:欢度春节!与1974年春联相比,导致1980年春联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实行(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 .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 放的历史性转变。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 大成就与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请回答:

  1. (1) 中共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重要会议是指哪次会议?请说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哪一理论体系?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材料: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金婚》吗?《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请回答:

  1. (1) 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说明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

  2. (2) 镜头二发生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事件名称)

  3. (3) 镜头一、二反映的历史给我们后人怎样的教训?(写两点)

  4. (4) 镜头三反映了党的哪一伟大决策后的社会现象?

  5. (5) 为了庆祝金婚,老两口决定去特区旅游,他们应该去哪些城市?

对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渡江战役 B . 开国大典 C . 土改运动 D . 五大改造
20世纪20世纪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游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请回答:

  1. (1) 1945年以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 (2) 为了顺利地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什么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含义是什么?

  3.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了海协会,这两个团体达成的重要共识是什么?

  4. (4) 目前妨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你对祖国统一前景有什么看法?

党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可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伟大意义是(  )
A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的发展 B .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 . 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D .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下面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A . 中共一大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