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一般情况下,对于重庆的某座高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坡热量条件较差,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较低 B . 北坡降水较多,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较高 C . 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D . 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 . 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C . 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 . 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石油
  2. (2) 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④大力研发地热能,开发新能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关于图示信息的正确判断是(  )

A . ①、②图均为白天 B . ①、②图均为夜晚 C . ①图为白天,②图为夜晚 D . ①图为夜晚,②图为白天
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 . 煤炭 B . 石油 C . 风能 D . 地热
卢氏县位于三门峡市,是河南”三山一滩”扶贫工作的重点县。古时就是有名的木耳、蘑菇等山珍出产地。卢氏香菇朵大肉厚、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331822132

  1. (1) 卢氏香菇品质高是由于(   )
    A . 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B . 山区面积广,生态环境优良 C . 精准扶贫,农业技术发达 D . 森林数量多,种植原料丰富
  2. (2) 卢氏香菇市场供不应求,对此卢氏县最该(   )
    A . 大幅度提高香菇的价格 B . 砍伐森林,扩大种植面积 C . 改进生产方式,增加香菇产量 D . 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新品种

读桂林山水景观图(左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图片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流水侵蚀 B . 流水堆积 C . 风力侵蚀 D . 冰川侵蚀
  2. (2) 该地貌景观发育的岩石基础是(    )

    A . 花岗岩 B . 玄武岩 C . 石灰岩 D . 大理岩
  3. (3) 左图中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 . B . C . D .
【问题探究】

探究任务: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探究资料:下图为全球洋流分布局部示意图。

探究思考:

  1. (1) 依次写出h、d、c、f表示的洋流名称: 、 。
  2. (2) 图中e洋流的性质是(寒流/暖流),判断依据是
  3. (3) e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起到 的作用。
  4. (4) 若有人在甲地沿海扔下一漂流瓶,几个月后漂流到乙地沿海,则该漂流瓶所借助的洋流名称依次为 。
  5. (5) 图示范围内与北海道渔场成因相同且均属于世界四大渔场的渔场名称分别为 、,共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演示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

    A . 喷出岩 B . 侵入岩 C . 沉积岩 D . 变质岩
  2. (2)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 . 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 . 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 . 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D . 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家住北京的某高中生在做课题《调查家庭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自己的家族先后迁移了几个城市:爷爷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工业建设,携全家从天津迁到石家庄;爸爸为了寻找好的工作机会,大学毕业后迁到北京,至今仍在北京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爷爷携全家迁移到石家庄属于(   )
    A . 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移 B . 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C . 经济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 D . 省内的人口迁移
  2. (2) 近年来,与该高中生的爸爸类似的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该类人口迁移的流向主要是(   )
    A . 从耕地紧缺地区迁往耕地广阔地区 B . 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迁往沿海城市 C .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D . 从东北地区迁往甘肃和新疆地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二年2017年我国新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减少63万。比预测的最低数还少了290万。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
    A . 教育投入降低 B .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 劳动力素质提高 D . 老龄化进程缓慢
  2. (2)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生育观念转变  ③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④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太阳的能量来源是(  )

A . 黑子和耀斑爆发时放出的强烈射电 B . 太阳风抛出的太阳粒子流 C .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 .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

A . 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 B .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 .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 D .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 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 (2) 在中低纬海区,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大陆东岸海区多为 流,大陆西岸海区多为 流.

  3. (3) 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 具有重要意义.

  4. (4)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

  5. (5) 在南太平洋东侧海区,海轮(向南或向北)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其原因是

读红海、黑海、白海、黄海四个大海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黑、白、黄四海中,盐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什么?

(2)黑海与黄海相比,气候差异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黄、黑、白四海海水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海水温度高低差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四海中最不可能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回答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根据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11296时:随着较强冷空气的势力继续向南扩张,未来两天,黄淮、江淮、江南至西南地区东部也将步东北、华北地区的后尘,加入到大风、降温天气的行列。不过,冷空气带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夸天夜间到明天上午,盘踞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数日的大雾天气(提示:大陆地区的雾主要属于辐射雾,是在稳定的大气环境下水汽在近地面层冷疑而成的)将明显消散,因大雾而封闭的高速公路恢复通车,空气质量将逐步好转。因此,连续发布近一周的大雾蓝色预警今日解除。

    材料二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图

    1)此次强冷空气南下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是什么?描述图示时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8分)

    2)试分析我国东部及西南地区秋冬季节多雾的原因(提示:从天气、时间、气温变化、气流状况等方面分析)及雾的危害。(12分)

   

9为“某沿海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图”,图中的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17-18题。

17.若该城市位于欧洲西部,则

       A.地势低平、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是该城市形成的优势条件

B.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C.各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空间结构模式为扇形模式

18.若该城市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则

A.地势北高南低                     

B.海防堤的作用可能是抵御风暴潮的袭击

C.沿岸海域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D.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图甲中的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风景秀丽,为著名旅游胜地。回答25-26题。

25.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1                B4             C7             D10

26.图乙为一游客1月某日在湖边拍摄的日落照片,该游客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
.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读“两区域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2325题。

2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a  b      Bb  c       Ca  c       Dc  d

24. 有关图中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cb外侧海域均分布着宽广的大陆架

. 甲、乙山脉图示地区都是东坡降水大于西坡

.  ac沿岸有暖流经过,bd沿岸有寒流经过

. 甲、乙以东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5-10

25. 关于丙丁两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丙、丁两国的首都都是该国最大城市

B. 丙国出口羊毛、小麦和煤、铁矿石等农矿产品

C. 丙国中部平原地下水丰富,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水源

D. 丁国大量出口咖啡、蔗糖、石油、铁矿石等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数据
项目

第五次
人口普查(2000年)

第六次
人口普查(2010年)

常住人口/万人

700.8428

1035.7938

男女性别比例

49.43:50.57

54.20:45.80

0-14岁人口比重/%

8.50

9.84

15-64岁人口比重/%

90.39

88.40

65岁及以上
人口比重/%

1.11

1.76



【1】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比女性劳动年龄人口(  )
①增长速度慢 ②增长速度快 ③增长总量多 ④增长总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导致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C.城市人口政策变化 D.内地经济发展速度明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