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政治

随着“汉服热”的兴起,由汉服引领的视觉文化盛宴已贯穿线上线下。汉服剧本杀、古风饮、国凤走秀等以汉服为核心元素的沉漫式体验更是方兴未艾,并由此催生了从汉服制造到以汉服为中心的古风文旅活动。这体现了()

①生产发展为汉服消费创造了动力

②从众消费心理带来汉服消费的流行趋势

③汉服消费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成长

④企业生产要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这个行业中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羊群效应”反映了单纯市场调节的缺陷和影响分别是(   )
A . 盲目性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B . 自发性市场活动一切向钱看 C . 盲目性市场调节失灵 D . 自发性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激化
下图为我国2014-2018年间进出口贸易情况。这说明(   )

①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

②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一半

③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结果

④我国已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某班高三同学就老师提出的“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回答问题。下面是四个同学回答问题的要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三级 B . 自治机关由地方的人大和政协组成 C . 民族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 D .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中共八大对中国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其依据是(    )
A . 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军队被消灭 B . 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C . “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D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中共福建省委多次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在广泛吸收民主党派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建议。省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就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提案,省政府根据省人大的议案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要求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土地流转要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
下图中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有(P(价格)(   )

①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行业免收增值税后,餐饮住宿需求的变化符合图甲

②农药化肥价格下跌后,粮食产量的变化符合图乙

③人们的收入普遍增长后,低档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变化符合图丙

④受寒潮天气影响,羽绒服生产和需求的变化符合图丁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为此,党要(   )

①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制
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把人民的意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实际增长6.5%,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6.6%)基本持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材料表明(    )

①国家落实社会公平的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②缩小收入差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

③国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关注效率和公平

④我国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0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3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有利于(    )

①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        ②加强基层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③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            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一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周边外交活动,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0041226日,波及东南亚及南亚12个国家的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开展空前的大规模的巨大救援行动,为救灾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2005314日,来自中国、越南和菲律宾的三家石油公司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三方将通过这项合作,实践各自国家作出的使南海地区变成“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地区”的承诺。

请运用“国际社会与国际意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对于过渡时期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 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 ;薛暮桥认为 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 。二者都

A .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

B .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

C .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

D .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

[材料一]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2005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指出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和管理,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广东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内非公有资本只能进入40多个行业,而国有资本可以进入80多个行业。目前,中央明确了国有企业、国内非公有企业、三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使非公有经济享受了真正的国民待遇。

[材料三]200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理论界指出,这是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长期漠视农民工权益的一种“报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98日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回答:

1)如何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试从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按照起草草案、审议等法定程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表决,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决定的性质和目的分别是(   )

①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体现

②人大常委会决定权的体现

③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

④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关于电子商务,下列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①居民收入增加            ②流通环节减少        ③消费观念转变   

④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⑤流通成本降低        ⑥商品价格下降

A. ①-③-②-④      B.②-⑥-③-④       C.①-⑥-②-④       D.②-⑤-⑥-④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A.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B.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思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③坚定不移地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证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④三者分别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根本保障和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013年5月11日—17日,德国马尔巴赫市席勒中学17名师生对铜陵市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访问活动。铜陵市一中给这些学生开设了汉语、中国民乐、武术、书法、剪纸、中国象棋等课程,受到德国师生的欢迎,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这说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甲与乙是互为替代商品,甲商品为具有一定污染的产品,有需求弹性。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国家提高对甲商品的税率,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和供给变动途径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题文)“六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付现金;三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刷卡;而现在出去吃饭、购物付款基本都是扫一扫”。对于这种现象,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 消费方式的变化,使货币周转次数减少
B. 纸币不断贬值,促使人们尽量减少现金
C. 消费引导生产,拉动经济增长
D. 结算方式的变化,使人们的消费更加便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