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统计结果的误差产生原因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生物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
C.丰富度调查:装土样的塑料袋标记弄混
D.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A.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Taq酶 B.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
C. 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 D. cDNA文库的构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9.右图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 )
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某健康人短时间内进食较多糖类,此时其胰岛B细胞中一定不会增加的是( )
A.线粒体的数量 B.RNA的数量
C.染色体的数量 D.核糖体的数量
下列实践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
A. 选择“工程菌”来生产胰岛素
B. 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C. 人工诱导多倍体
D. 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是否含有病毒
β-珠蛋白是动物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采用具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能使大肠杆菌生产出人的β-珠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从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DNA,直接分离目的基因
B.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处理获得重组质粒
C.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有利于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
D.可根据受体细胞是否具有四环素抗性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H7N9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 ,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H7N9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变化曲线.
(3)H7N9病毒侵入人体后,要想将其彻底清除,需要的免疫方式为
(4)研究发现,H7N9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 H7N9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5)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最可能受损的是 .(填人体结构的名称)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
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是_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终来自__________号。
(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医学检验发现,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1/3死亡,无法参与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则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如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C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2)A.B.C.D.E中属于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
(3)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
(4)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 ,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有 条.
如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mRNA分子需要在①和[]___________的作用下才能合成,它与③中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这对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2)若mRNA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则控制该mRNA合成的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__________。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做一个密码子,一个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_________。
(4)若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_____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_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__________。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A. 1:1 B.1:2 C.2:1 D.不成比例
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 )
| A. | NaCl | B. | 甲苯 | C. | 蒸馏水 | D. | 柠檬酸钠 |
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 a=b+c B. a>b+c C. a<b+c D. c=a+b
下图一表示神经控制胰岛分泌激素的部分信号通路,神经兴奋可促使胰岛产生激素,图二表示在进食后若干小时内胰岛分泌激素的变化情况。
(1)图一中1所代表神经元的结构是____________,2所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胰岛可分泌_________________,这些激素可调节血糖平衡,图二中a、b两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激素不同的变化趋势,则其中a表示___________变化情况。
(3)图一结构2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为____________。
(4)若给A处施加一个刺激,则A处Na+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位变化为由外 ,此后,B、C、D各点能检测出同样的电位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PCR技术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是完全未知的
B、该技术需要解旋酶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C、该技术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
D、该技术应用体内DNA双链复制原理,也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条件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 时间/min | |||||
0 | 5 | 10 | 15 | 20 | 25 | |
萌发的种子 | 0 | 8 | 16 | 23 | 29 | 34 |
蚯蚓 | 0 | 4.5 | 9 | 11.5 | 13.5 | 15.5 |
表1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注射器量取的气 体变化体积/mL | 0 | 1.5 | 3.0 | 4.2 | 5.0 | 5.5 |
表2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