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5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 A. | CO2+H2O |
| B. | [H]+O2 |
| C. | C6H12O6+6O2+6H2O |
| D. | C6H12O6 |
人的体液中Ca2+含量过低时,肌肉和神经兴奋性提高而出现抽搐,这一事实说明Ca2+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A.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B. 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C.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D. 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如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若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是Ⅱ→I
B. 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 细胞间的识别需要②参与,体现膜的选择透性
D. a方式可以表示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是 、 .
(2)图中某些淋巴细胞主要来自已免疫小鼠的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 .
(3)在培养细胞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葡萄糖,氨基酸, ,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但要注意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 .
(5)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
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当____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生成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排异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如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________;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
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②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③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很多核糖体;
④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⑤核孔是包括 DNA 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⑥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憋尿 B.针刺缩手 C.谈虎色变 D.过目不忘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水 B. 葡萄糖→丙酮酸→氧
C. 葡萄糖→氧→水 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待检测的物质 | 使用试剂 | 呈现颜色 |
A | RNA | 甲基绿 | 绿色 |
B | 马铃薯中的淀粉 | 健那绿染液 | 紫色 |
C | DNA | 吡罗红 | 红色 |
D | 花生中的脂肪 | 苏丹Ⅳ染液 | 红色 |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蚱蜢属于______消费者。
(2)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占第_____营养级。
(3)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
(4)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图中B为_______。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 (填“高于”或“低于”)前两者。
(5)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_____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的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
C.由生物的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都是单倍体
D.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3.人体中出现组织水肿,最可能的原因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C.血糖含量过高 D.缺乏抗体
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
| B. | 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都是一定的 |
| C. | 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
| D. | 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胡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四次抓取DD小球的概率是( )
A.O B.1 C.1/2 D.l/4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表现出血糖升高甚至表现出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恢复了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 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
| B. | 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
| C. | 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 |
| D. | 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20为肾小管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A.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组织液
B.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既需要载体,又需要消耗ATP。
C.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
D.如果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尿量将会增加,原因是葡萄糖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
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紫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1紫:6红:9蓝.若将F2中的红色植株的花粉两两融合,培育出的融合植株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分别是()
A.3种 6种 B.2种 3种 C.4种 4种 D. 2种 4种
下列各组物质在某调节活动中既不存在协同作用,也不存在拮抗作用的一组是( )
A.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B.抗利尿激素、性激素
C.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