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周岩壁 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知不觉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古诗来。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作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地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喳喳商量一阵,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把大团大团的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呵!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选自《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1)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补充说明    B . 表示插说 C . 总结上文    D . 引出下文 (2)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你能写出它的后两句吗?,。 (4) 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写出做风筝的过程。 (5) 文章结尾,我们的心为什么醉了? 答案: A 【1】反复【2】童年放风筝时看到满天风筝时惊奇喜悦的心情 【1】《村居》【2】儿童散学归来早【3】忙趁东风放纸鸢 先找来竹篾,放到火堆上烤,然后弯成风筝的骨架,再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涂色,最后把线拐子上的线系在风筝上。 我们看到满天的风筝,大大小小,各种形状,五颜六色,心中充满喜悦之情,陶醉其中。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