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讽刺小说往往借喜剧化的情节,揭示悲剧性的内容,达到批判现实的效果。试结合《儒林外史》中马二的经历或《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作简要阐述。 答案:【示例】《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游西湖中,作为一个读书人眼中所见的并不是清新宜人的西湖胜景,而是游人,女子的相貌,酒店的食物等,对西湖美景麻木不仁,审美感贫乏浅薄。如他在在净慈寺被卷入一群富贵人家女客的包围时,横着身子乱跑,女人不看她,他也不看女人,再如在面对前朝皇帝写的字时,却犹如面圣一般跪拜,施行起君臣大礼。这使我们看到悲剧人物喜剧的一面。在这样喜剧的情节中把一个举业至上深受八股毒害的庸陋、精神世界枯朽的儒生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思想的束缚,对文化的扼杀,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示例】在小人国中,国王采用绳舞(技)表演来选拔官员,谁跳得最高而又不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职;盛大节日的棍技表演,皇帝以谁表演得最敏捷,跳来爬去坚持的时间最长为标准而奖励官员不同颜色(蓝红绿)丝线;利立浦特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分为高跟党和低跟党,党派之间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利立浦特与邻国不来夫斯古国因从哪一头敲打鸡蛋而发动战争。在一系列看似荒谬又颇具喜剧效果的情节中却让我们看到可悲的一面,讽刺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人才选拔任用奖励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各个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矛盾的尖锐。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