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语段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
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毛主席的和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对爱子的。
(2)
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课文最后的点睛之笔,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 “忠骨”指的是忠烈之士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B . 这两句既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于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
C . “马革裹尸”指的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D . 这两句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答案: 【1】动作【2】神态【3】无限思念
陈述句: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 理解:毛主席希望岸英能够和其他战士一样安葬在朝鲜,这体现了他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胸襟。
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