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徽州,古称歙州,由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及婺源(现属江西上饶)、绩溪(现属安徽宣城)六个县组成。自古群山环绕,多古松,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明代中期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徽墨是以松烟或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再加骨胶、中药、珠宝和香料等辅料,经过11道工序(选料→炼烟→漂洗→和胶→杵捣→成型→晾墨→挫边→洗水→填金→包装)制作而成的供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在晾墨房进行晾墨,晾墨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防裂防霉,定期翻面以免变形。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在机器化的冲击下,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下图示意古徽州及周边区域。 (1) 分析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的原因。 (2) 分析徽州夏季晾墨不利的气候条件。 (3) 分析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的原因。 答案: 多古松,为徽墨制作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对墨的需求量大;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品质优良。 夏季气温高,墨锭干燥过快,易开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持续时间长(梅雨),易霉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墨的需求量减少;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禁止砍伐松树,原料缺乏;辅料日益稀缺,制作成本增加;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年轻人从事制墨的意愿低;机器制墨的发展,对传统制墨技术产生冲击。
地理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