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侵朝美军兵戎相见。从武器装备看,美军的飞机大炮数量、机械化程度、后勤保障能力等都远优于志愿军,敌强我弱的态势十分明显,结局似乎也不言而喻。但是,志愿军拥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其“精气神”远远优于美军。志愿军战士的智力和体力、各参战部队的作战能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钢少气多”的志愿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最终迫使“钢多气少"的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志愿军的“精气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 (2) 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何以能实现从弱到强的转化。 答案: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志愿军战士的智力和体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则使志愿军各参战部队的作战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依靠强大的 “精气神”弥补了武器装备的不足,从而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化。
政治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