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期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赐金涂银印,方二寸一分,文日“夏国主印”,许自置官属……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旧制下同),绢15万匹,茶3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1)
材料一中所称的“二敌”指哪两个政权?根据材料说明“二敌”是如何仿效“中国”(中原王朝)的?
(2)
材料二中的“朝廷”指哪一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辽)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3)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夏议和的内容。
(4)
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宋朝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的过程中,屡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与宋朝实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答案: 辽和西夏。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北宋。契丹族。澶渊之盟。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战和并存,以和为主。重文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