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民主革命是世界近代各国政治变迁的主要形式,而各国因为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性质等方面的不同,民主革命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特殊的。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四:美国革命确立的邦联共和制,特别是各州以立法机关为主导的分权体制,是属于美利坚民族的。因为它是在民族革命情感炽热的大环境下,作为英国集权体制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这种体制相对英国而言,它张扬了美利坚民族精神,但就美利坚内部而言,……权力软弱的邦联政府逐渐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分裂危机日益威胁着国家的统一。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指出英国革命胜利的标志以及革命后建立的政体。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什么?确定这种主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带来怎样的影响? (4) 据材料四,指出美国革命确立的邦联共和制的双重(积极、消极)影响。基于邦联制的影响,美国此后如何应对? 答案: 任务: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标志:光荣革命。政体:君主立宪制。 历史主题:反帝反封建(或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主要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皇帝和首相等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色彩。 积极影响:张扬了美利坚民族精神,为赢得独立做出了贡献。 消极影响:地方权力的过大威胁了国家的统一。 应对:召开制宪会议,制定 1787 年宪法,规定了联邦制。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