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民主与法治建设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直在不断的完善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志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____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查士丁尼在法典中将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罗马民法大全》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其中的公法对后世无多大影响。而私法则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了重大的作用。 材料四:这场战争后,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出现在舞台上。战后成立的邦联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邦联在处理战后经济恢复、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软弱无力,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年5月,各州派代表齐聚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会议争论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央与州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类是中央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九月制定出了宪法草案,随后提交各州制宪会议审议通过。该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次创举,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成熟到需要成文宪法来巩固其成果的历史阶段了。 ——摘编自张永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 材料五:1954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政的基础。……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与人民民主原则。1954年制宪之时,对这部宪法的一个基本评价是“得人心”。无论是在草案讨论阶段还是全票表决通过之时,都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拥护。
(1)
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典?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它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2)
请在材料二中横线处补充一个合适的词语,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此种制度有何局限性?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作用。
(4)
材料四中的该宪法是指哪部宪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宪法依据什么原则确立了美国怎样的政体?该宪法有何局限性?
(5)
依据材料五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什么性质?它为什么能“得人心”、“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拥护”?
(6)
从以上世界历史的民主与法治发展历程中,你有什么认识?
答案: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民主;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巩固统治(或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联邦共和制;该宪法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严重(或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社会主义性质;因为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和人民民主原则。
民主法治建设源远流长,在不断完善和进步。阶级社会的民主和法治都有其阶级局限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体公民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