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动力.经济发展是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宏观调控、区位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效应等也影响明显,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据人口、经济和土地等众多要素的增长和相互作用关系,将区域城镇化协调水平分为四类地区,下图为2001年和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 (1) 简述2001~2016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变化特征。 (2) 归纳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布特点。 (3) 列举安徽省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 高协调城市、较高协调城市和中等协调城市不断增加;低协调城镇不断减小;由以低协调城市为主转变为以中等协调城市和较高协调城市为主。 总体上分布不均,东部和中部协调程度高,西部、北部和南部协调程度较低;高协调城市主要分布在上海到南京长江沿线及杭州市;较高协调城市分布在高协调城市的周边,且成片分布;中等协调和低协调城市多位于皖南、皖北、苏北和浙南地区;中等协调城市面积最大,低协调城市面积较小。 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加大城镇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运输网;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智慧城市;采取更多优惠政策,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等。
地理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