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应于16—18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而我们如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欧洲人因美洲白银的获得和日本人因本国银矿的开采对中国产品需求急剧增加的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和清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就是白银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凭借着白银,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材料二: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候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答案: 表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形成五大经贸区,长途贩运发展,国内市场形成;形成地域性商人团体十大商帮;商业市镇大量出现,繁荣兴盛;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海外贸易总量增加,白银大量流入。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大加强,“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自然经济结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儒家重义轻利安土重迁思想,缺乏技术创新。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