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史上中国、美国和苏联三国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落幕意味着欧洲的“风向”变了,从分裂与战争向“整合”、磋商、相互调节、非战状态转变了。数十年来虽然时时出现紧张局势、东西对峙、尖锐而复杂的摩擦和冲突,但欧洲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三 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联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扩展,世界贸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达9.5万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3.9倍。国际投资迅速增加,范围遍及全球,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是1980年的22倍。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争中的中美关系,并分析这场战争及战争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对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苏美关系“‘风向’变了”的表现,并客观分析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影响。
(3)
概括材料三所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苏三国应如何应对这种经济发展趋势。
答案: 关系:共同参与协约国一方作战,是盟友系。影响:对中国而言,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以染指中国的局面);对美国而言,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苏联而言,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表现:战争期间是盟友关系,战后走向敌对关系(冷战政策的实施、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影响:两极格局的形成一方面造成世界紧张局势和东西对峙,军备竞赛加剧,并出现局部的战争;另一方面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动武,世界相对和平。
世界的生产活动相互依赖联系密切;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世界资金流动增加,国际投资迅速增加。对策: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加强合作反对对立与纷争;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