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走进公众视野。碳排放量的多少和强度往往与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根据碳排放总量随时间尺度演变的三个倒U形曲线规律,即碳排放强度的倒U形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形曲线高峰及碳排放总量的倒U形曲线高峰,从工业革命开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S1阶段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S2阶段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S3、S4阶段为人均碳排放量峰值之后阶段,如下图。
(1)
描述S1阶段碳排放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
指出S3阶段碳排放对大气产生的不利影响。
(3)
分析人类在S4阶段以后为使碳排放总量下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特点:碳排放强度高,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低。原因:工业革命初期科学技术水平低,碳排放强度高;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规模小,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低。
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气候不稳定性增加。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全球性碳排放政策进行约束和制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如低碳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