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霄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材料三:“我们的抗战,今天是胜利了……我们对于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和平,要感谢我们全国抗战以来忠勇牺牲的军民先烈 , 要感谢我们为正义和平而共同作战的盟友……” ——蒋介石《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 (1) 那一天,火炬高擎。联系材料,指出那一天学生游行的历史背景及目的。 (2) 那一天,拨正船头。根据材料二,运用相关史实,说明“拨正船头”的具体内涵。 (3) 那一天,普天同庆。请你列举相关史实各一例,为材料三中画线部分作出注释。 答案: 背景:巴黎和会列强作出将德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目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①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保卫平津战役中身先士卒,壮烈殉国;②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
历史与社会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