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图中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小趋势。阿姆、锡尔河流域是著名的棉花种植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农药化肥投入也显著增加。上游国家大量兴修水库拦水灌溉、发电,中下游地区用水日显紧张。 (1) 分别指出甲、乙两湖湖水矿化度(湖水矿化度即湖水含盐量,指一升湖水中所含各种盐类的总重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 据上述材料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阿姆、锡尔河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变化。 答案: 甲湖矿化度增大。原因是甲湖为内流湖(没有排盐通道),不断注入的河流带来盐类物质,使湖中的盐类物质不断增多,湖泊面积不断萎缩说明湖水蒸发加剧湖水变少,矿化度增加。乙湖矿化度变化较小,原因是乙湖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 中上游取水量大,入湖径流量减少;河流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农药化肥用量大,水质恶化;河口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输沙能力下降,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甚至倒退;湖泊水位下降,近岸湖底裸露,加重沙尘危害(荒漠化加剧)。
地理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