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扶贫脱贫则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贫苦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把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扶贫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的哲理对此加以说明。
(2)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扶贫先扶精气神”以解决贫困文化的理由。
(3)
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请就扶贫脱贫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6个字以内)
答案: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等靠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变创造条件。又防止揠苗助长,反对激变论,实现扶贫脱贫的最后一公里,积极促成质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扶贫先扶精气神,解决精神上的贫困,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奋斗精神,为脱贫致富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或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扶贫先扶精气神,消除贫困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扶精气神解决文化贫困,转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实现脱贫致富。
示例: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扶贫先扶志,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