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招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一年多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材料二: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和、周恩来等亲自指挥下,按照中央军委和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使其始终无法准确获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于奔命,造成补给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则利用有利战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时间内共歼敌1.4万余人。
材料三:人民群众支援三战役统计表
项目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民工
160万人
543万人
154万人
担架
1.38万副
30.5万副
2万副
车辆
6750辆
88万辆
40万辆
牲畜
80万头
76.7万头
100万头
船只
8500只
粮食
0.7亿斤
9.6亿斤
3.1亿斤
(1)
材料一,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
(2)
材料二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采用了怎样的作战方式和原则?
(3)
简述材料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4)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分析中国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案: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作用: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性和生产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方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为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群众在物资、人力、精神等方面支持前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的正确领导和正确作战方针政策;国民党内部不团结;国民党政府腐败、失去民心等。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代表人民的利益;取得胜利必须制定符合民心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支持;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