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往今来,人才是治国之本,“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材料一:2017年1月1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科举文化展在嘉兴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科举制度沿革”、“科举与教育”和“科举的国际影响”等五个部分组成,全方位地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材料二:2017年1月13日上午,嘉兴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借此东风,出台了《关于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抛出重磅揽才政策,创新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材料三:2月11日上午,“创新驱动,助企聚才”2017年嘉兴市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暨毕业生招聘会在嘉兴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共有2.8万多人进场“争夺”1.4万多个岗位。在一些招聘摊位的招工人员热火朝天地与毕业生交流洽谈的同时,另一些招聘摊位前却有些冷清,特别是一些中高端岗位,“粥多僧少”的现象比较明显。
(1)
分别写出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的朝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于人才的选拔有何影响?请简要说明。
(2)
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嘉兴市再次抛出重磅揽才政策的必要性。
(3)
针对目前毕业生“求职若渴”以及“中高端岗位‘粥多僧少’的现象”,请为同龄伙伴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隋朝、清朝。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目前,我国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等。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