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今中外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完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5年第一次“雅克萨战役”前大清帝国致信沙皇俄国蒙古文书信:大清国皇帝之旨,颁给俄罗斯察罕汗(沙皇)。自前以来,尔之国人,住在尔地,未曾进入我方边界惹事骚扰,故边疆民众,皆太平安好。后尔之俄罗斯人,进入我方边内,践踏山水,抢夺民众妻儿,扰乱不止,为此朕本应即派大军,前去征讨。然念历年之彼此和睦会被破坏,相互斗争,以至边民困苦,故不忍发兵征讨。曾降谕旨,撤回尔之俄罗斯人,勿生事端。然尔却愈加派俄罗斯人,抢掠我方边内地方滋事,还接纳逃人。朕仍不忍即刻征讨,只派官兵,截断尔俄罗斯人之行路,收服恒滚之俄罗斯人,不杀而豢养。观尔之俄罗斯人,并无停止滋事之势,故兹派兵征讨雅克萨。
——蒙古文《颁降俄罗斯察罕汗之敕书》
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某次战役前夕,斯大林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的名义颁发了第227号命令:
“德国占领军正冲向……企图不惜任何代价攫取拥有丰富石油资源和粮食的北高加索和库班河流域,我们的领土大大缩小,我们失去了7000多万人口,年产八亿多普特粮食的产粮区以及年产1000多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我们每放弃一寸土地都将极大加强敌人的优势,极大地削弱我们的防御,削弱我们的祖国,是停止退却的时候了,必须顽强坚守苏联每一寸领土,尽最大力量去保卫它,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苏联国防委员会第227号令》
材料三:在全面抗战期间蒋介石曾多次致电八路军和朱德、彭德怀等: 江午电敬悉,据报传来,……任欣慰,袭敌侧背,断其连络,收效甚大,希更发动民众,扩大行动,使敌有后顾之虑则于战局更有裨益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七八七0421》 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除电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部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百团大战历史文献选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克萨战役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了抗击沙俄,康熙采取了哪些措施?
(2)
材料二中出现的“某次战役”指的是什么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战役苏联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蒋介石在上述致电中所表达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答案: 原因:沙俄闯入清朝疆域,抢夺滋事,且愈演愈烈;没有返还大清帝国的逃人;沙俄未按康熙帝要求撤回占据我方边境的俄罗斯人措施:康熙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提出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收复东北失地;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斯大林格勒战役;原因:苏方:苏联军民士气高昂,顽强抵抗;最高统帅周密安排;苏联的综合国力强大,又有同盟国的支持。德方: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德国战线太长,补给困难。意义: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是苏德战场的转折,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
信息:对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嘉奖(称赞、欣赏);希望八路军继续在敌后配合国民党军队,发动军民,把战役继续扩大下去;要求各战区策应配合百团大战;国共两党要继续通力合作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或援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放了原子弹);将士们的英勇作战;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